任任的藍色虛空

漫思於粼粼極光

2013/10/17

翻譯:如何辦個更多元的技術研討會

原文:How To Create A More Diverse Tech Conference

技術研討會、甚至資訊領域的族群比例,近年來才逐漸為國內社群所重視;然而目前鮮有研討會將性別、族裔等族群比例,明確納入議程安排考量。在此同時,11 月初的 FlowCon 2013 卻成功募集到了 40% 以上的女性講者。他們是怎麼做到的,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效法?讓我們看看 ThoughtWorks 首席顧問 Jez Humble 怎麼說。


如何邀請到有料的女性講者?有熟人提醒我,在研討會結束前,似乎不適合討論這個問題。然而 RubyConf 發生「清一色男性講者1」的醜聞,以及隨之而來、尼安德塔人等級的相關討論,讓我忍不住動筆了。或許有些衝動,但以下是我們如何使 FlowCon講者超過四成的比例是女性。

第零步,在乎結果

當 John Esser 邀請我舉辦一個關於持續產出 (continuous delivery)、精實軟體開發 (lean software development) 的研討會時,我思索了好一陣子。我曾協辦過其他研討會 (QCon SF 2012),而那真的滿辛苦的,所以我想先確定我有正確的動機。

我不喜歡技術研討會的其中一個原因,正是因為我總是被其他白人直男包圍(無關個人,一些我最要好的朋友也是白人直男。)這提醒了我們,由於眾多社經因素影響,參與技術研討會對白人直男而言總是比較容易

我想辦個社群組成如我所願的研討會,而非只是單純反映社群成員的實際分布。因此 FlowCon 議程委員會訂立的四種價值中,有著這麼一項:「多樣性:我們相信技術社群(因而包含研討會的講者與會眾)的分佈,應當反映我們的顧客、以及廣大世界的人們所呈現的樣態。」

將多樣性列於議程委員會的四大價值,有兩項原因。首先,沒有多樣性,我們無法有效率的透過科技改變世界。想知道為什麼?看看 Ashe Dryden 在「多元的社群與工作場所能夠產出更好的產品」議程中怎麼說。再來,我喜歡在 ThoughtWorks 工作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,正因公司的三大宗旨之一要求我們「熱情倡導社經正義。」IT 領域少有女性,反映的是這世界直到今日,仍無可避免的存有社會、經濟上的不公義。

協辦 QCon SF 帶給我的經驗,是必須訂定研討會的確切任務目標:這能時常提醒你為什麼在辦研討會,以及對研討會而言,什麼才是最重要的;否則就任由籌備者的潛在偏見左右了。如同我們在 RubyConf 看到的,不能只是引入匿名投稿的「奇技淫巧3,然後指望它某種程度上能解決問題。議程委員會的每個人,必須實質的對結果在乎,否則他們不會投入足夠的工作量使其成真。

一旦達成,剩下的步驟也就沒那麼難了。

第一步,確認議程委員會符合任務目標

一但我對研討會的任務目標有了主意,我便聯絡了幾位我認為與我理念相近的人。很幸運的,Elizabeth HendricksonLane HalleyGene Kim 答應加入 John Esser 與我,共同參與議程委員會。

我找上這些人的主要原因之ㄧ,除了他們非常具有競爭力、於自己的領域倍受尊崇外,也是為了達成另一個研討會目標:「跨際合作:我們相信最棒的產品,是由各種範圍的技能與經驗的人共同協作產生的。」議程委員會有來自 UX、測試、營運、產品開發與程式設計社群的代表。

第二步,確認邀請的講者符合任務目標

我們決定大約會有一半的議程為受邀講者,部分是為了確保能有堅強的核心議程,但這也同時是個讓我們實踐任務目標的機會。所以當我們放出徵稿 (CFP) 訊息時,我們已經有成打已確認的講者,足以展現我們是玩真的。

因此我們確保邀請的講者是受人尊敬的跨際合作者,而其中 50% 是女性。這比我們只是單純邀請親朋好友(議程委員會的常見策略)需要投入更多努力:比起男性,女性因為行程衝突而拒絕邀請的現象更明顯。主要因為女性講者相對較少,所以實際上需求會比男性講者多。

第三步,匿名徵稿

如果你直接跳到第三步,你很有可能會遭遇與 RubyConf 同等命運的折磨而失敗。只以匿名徵稿作為唯一策略是沒用的,它已經被用這種方式提升研討會多樣性的其他人徹底討論過了。

我們在 Google Docs 建立表單供人投稿演講。投稿人必須輸入 e-mail 地址,但我們在表單提到,如果希望投稿更具匿名性,投稿人應該用個無法識別身份的信箱。在 82 個人投稿人中,我們盡力辨識出了 18 位投稿人 (21%) 是女性(當議程一確認,我便透過 Rapportive,以可公開存取的資訊將 e-mail 逆向工程。)最後打入最終議程的 8 個投稿人中,有 3 位是女性。

徵稿的女性比例偏低,是我們未達到 50% 女性講者的原因。甚至為了這 21% 的女性投稿率,我們透過郵件清單(mailing list)、Twitter 以及我們的網絡接觸、鼓勵女性投稿。如果你真的希望女性透過匿名徵稿管道投稿,除了匿名徵稿本身以外,也必須表明你對女性投稿的重視。

觀察

這四步驟最終使得我們 24 名講者中有 10 位是女性。我在過程中主要觀察到了三點:

首先,不像提升女性在學校上程式設計課程或進入 IT 產業的數量(而不使他們因恐懼退出);籌辦一個擁有合理女性比例的研討會,事實上並非難題。沒錯,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,比起我們毫不在乎而言,的確得投入更多努力;但增幅並不顯著。

宣稱他們關心這議題,卻無法達到足夠女性比例的研討會籌辦者,應當脫離無病呻吟之儔,並採取實際的步驟以達成目標。社群應該對他們抱持更高標準:倘若一場研討會的講者全是一群白人直男,不過就是籌辦者實際上並不怎麼在乎罷了。

第二,隨著 RubyConf 告一個段落,我非常憤怒、卻不意外的觀察到一股常見的聲浪:提升女性講者的比例,某方面而言意味著降低水準。這不只無法置信的侮辱了許多在己身產業工作的不凡女性,甚至這論述根本就不成立。任何覺得我們降低標準、以成就很高勉能接受的女性比例的人,我建議他在看過我們為 FlowCon 兜出的超屌議程後,再試試看他能不能這樣論斷。

你可能聽過的另一種說法,就是比起「軟」話題,在程式設計這種「硬」話題上比較難找女性講者。我發現這種說法很讓人困惑,因為在我的經驗裡,被視為「軟」議題的組織文化改造,比起淘汰幾行程式碼,要困難很多很多;妥善構成(well-factored)、通過單元測試的程式碼亦然。但你卻能在我們的議程中,看到女性包辦了從組織改造重構 (refactoring),到組態管理 (configuration management) 的各種領域。

第三,我們帶來的不全然是好消息;尤其我們只有一名非白人講者。我對此舉雙手投降——在議程委員會裡,我們並沒有明確設定非白人講者的目標比例,當問題浮現的時候(第三步)已經太遲了。這顯示了步驟零到二多重要:如果我們下次再辦 FlowCon,我們會做得更好。

同一時間,看看議程,然後透過這連結以九折報名 FlowCon。如果要超過一天的研討會才能慫恿你蒞臨舊金山,接下來兩天 Balanced Team 也在辦研討會

結語

「我看不見種族差異,我是個好人。」翻譯:我將用我的特權地位,以否定那些沒有白人權利的人,同時抹除他們的個人與文化歷史。

在這場討論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消音戰術:引起大家對研討會多樣性的關注,本身就是性別主義或種族主義的一種。左邊的漫畫貼切表達了這被誤導的多嚴重(你也能看看關於「色盲」與種族主義的幾篇優良文章。)

你能在 Geek Feminism 部落格維基找到成噸的有用資訊,以及改善技術領域女性處境的建議。你也可以透過 @CallbackWomen@DevChix Twitter 帳號散佈 CFP 消息。Ashe Dryden 也寫了篇關於籌備更具多樣性研討會的優秀文章

籌備一個對女性友善的研討會,立定防治騷擾原則是很重要的。看看實際需要使用防治騷擾原則(觸發警報)的這位女性的經歷


  1. 原文 “binders full of men”,源自美國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之言 “binders full of women”。 

  2. 原文 “kick-ass”。 

  3. 原文 “one weird trick”。 

留言